绿色,象征着生命。绿色发展,是对山川草木生命之延替的期盼,更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着力创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中华民族在永续发展的征途上奋勇前行。
战略部署:擘画蓝图 顶层设计
所谓“知易行难”,如何破解“生态环境保护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状况?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措施陆续发布实施,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思想引领行动,理论指导实践。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推出了一揽子硬措施。
——不简单地以GDP论英雄。最重要的是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治理。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2013年底,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规定各类考核考察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要求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指标的权重。2015年8月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强调,显性责任即时惩戒,隐性责任终身追究,让各级领导干部耳畔警钟长鸣。
——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绿色化”概念,并将其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内涵,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路径。
2015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印发,明确提出到2020年,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八项制度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2015年元旦被誉为“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公益诉讼”“按日计罚”“查封扣押”等撒手锏,成为沉重打击环境违法者的有力武器。2016年1月21日,备受关注的江苏泰州“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尘埃落定。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驳回泰州一家企业的再审申请,被告企业被要求赔偿环境修复费用1.6亿余元的审判结果维持不变。社会各界拍手称快——新《环境保护法》确实有钢牙利齿!
2016年全国3200多个环境监察机构实施“双随机”制度,68万多家污染源和5万余名环境执法人员已纳入“双随机”数据库,在日常环境监管执法中采用“双随机”执法 40.98万家次,随机抽查发现并查处环境违法问题2.63万余个。
一件件诉讼,一条条数据背后展现的是中国生态环境法治体系不断完善后的更加严厉。
宏伟目标:山清水秀 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这是生态文明的形象代言。随着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持续推进,无数人的生产生活乃至命运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日益变绿变美、充满盎然生机的中国,呈现在世人面前。
据国家林业局最新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共完成造林4.5亿亩、森林抚育6亿亩,分别比“十一五”增加18%、29%;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绿进,沙退。2015年12月发布的我国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与第四次监测结果(2009年)相比,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1980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状况,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的良好态势。
2017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这就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绿色,是发展的路径,更是发展的目标。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一定能完成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让我们能“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为子孙后代拥有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谱写出绿色发展的新篇章。